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二龍競渡。 圖/礁溪鄉公所提供
圖說:佛光大學遠眺蘭陽平原、龜山島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佛光大學校園一隅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傳承百年的「歡盪中鞦」活動。 圖/礁溪鄉公所提供
圖說:蠶絲關聖帝君神像。 人間社記者吳麗珠攝
圖說:礁溪溫泉公園可免費泡足湯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
圖說:礁溪湯圍溝溫泉公園夜景。 圖/礁溪鄉公所提供
圖說:礁溪火車站前的足湯亭。 人間社記者李泰郎攝〔寶島采風〕溫泉立鄉話礁溪 蠶絲關公真神奇
2022-04-12
宜蘭縣礁溪鄉以溫泉馳名,是台灣有名的溫泉鄉,曾獲2021年「台灣好湯.金泉獎」第一名。供奉關聖帝君的礁溪協天廟,由台灣總兵劉明燈奏請清廷敕建,御匾現懸掛於中門上,廟內有一尊蠶絲關公神像,相當罕見。
吳沙墾荒 溫泉中的溫泉
礁溪在漢人開墾初期,見當地溪床乾旱缺水,因此以閩南語「乾溪」為名,取同音「礁溪」為地名。礁溪溫泉相傳在清乾隆年間,吳沙到噶瑪蘭(宜蘭)墾荒時,即被先民發現,因此築圍沐浴,稱為「湯圍」。
日治時期,日本人在礁溪開設溫泉旅館,並在圓山公園(今礁溪公園)開闢公共浴場,令愛好泡湯的日本人流連忘返。二戰結束後,宜蘭出身的作家黃春明所著小說《莎喲娜啦.再見》,就是以礁溪為背景。
礁溪溫泉為少見的平地溫泉,水質清澈無臭無味,是中性的碳酸氫鈉泉,富含各種礦物質,具有養顏美容等功效,經處理成礦泉水飲用,有益健康,因此被譽為「溫泉中的溫泉」。
重僅四兩 蠶絲關公神像
礁溪協天廟建於清嘉慶9年(1804年),主祀關聖帝君。由於宜蘭、基隆一帶的漳州人,稱關公為「協天大帝」,因此廟名「協天」。清同治6年(1867年),台灣總兵劉明燈巡察噶瑪蘭後,表請朝廷敕建協天廟,御匾至今仍掛於中門上。
劉明燈雖為武將,但書法堪稱一絕,他於清同治5年(1866年)奉旨接任台灣總兵,翌年走淡蘭古道出巡噶瑪蘭,於途中遇到狂風大霧,轎蓋被風吹落,因此親題「雄鎮蠻煙」4字以為鎮壓,如今淡蘭古道仍留有「雄鎮蠻煙」碑。
敕建協天廟有春、秋二祭,春祭有乞龜、秋祭四佾舞等民俗活動,其中的四佾舞是祭祀大夫之禮,由16名學童裝扮成關家軍,分持「關」字盾牌、長柄大斧,依樂起舞;另有酬神演戲等民俗活動,是礁溪鄉的年度盛事。
協天廟最特殊的是供奉一尊蠶絲關公神像,相傳為日治時期保正林金海等人出資購得,由福州老師傅先以泥製成塑像模型,讓蠶兒在模型上吐絲,然後去掉泥塑模型,再上金箔漆畫而成。神像高24公分,重僅4兩,製作細密,層次分明,神韻栩栩如生,十分罕見。
二龍競渡 端節君子之爭
礁溪的「二龍競渡」,原本不在端午節舉行,也不是為了紀念「愛國詩人」屈原。相傳在漢人移居噶瑪蘭之前,居住在二龍河沿岸的平埔噶瑪蘭人,為了驅鬼避邪、超渡溺斃的亡魂,早就有競渡祭河神、祈求平安的習俗。
漢人移墾噶瑪蘭之後,這種競渡習俗才與端午節結合,而龍舟的船尾、船槳仍保有鎮邪祈安的太極圖案。「二龍競渡」早期長達12天,且不定期在農閒時舉辦。日治以後,逐漸縮短日程,到了1965年甚至將活動改為一天,且選在端午節舉行。
「二龍競渡」的特色是全員打赤膊、採跪姿,沒有裁判,也沒有計時員,全賴雙方約定船頭對齊為準,再敲鑼展開競渡;若一方認為起步較晚,可停止競渡,重新再來,直到雙方滿意為止,被視為最具君子之爭的民俗活動。
歡盪中鞦 傳承百年盛事
傳承百年的「歡盪中鞦」是礁溪年度盛事,早期鄉民為了聯絡感情,於中秋夜在協天廟埕舉行盪鞦韆比賽,因當時物資匱乏,就在竹竿掛上衣、鞋、月餅等當獎品,並迎請協天廟關聖帝君坐鎮,以保平安。
搭建鞦韆架需動用挖土機,深掘一公尺之後,再以吊車將巨杉立入土中,並以數支杉木支撐,接合處以老藤綁紮,完全不使用釘子,連盪板的手握桿也以竹子取代繩索;鞦韆架前豎有一根逾5公尺的竹篙,頂端掛有銅鈴。
當選手站在鞦韆板上,盪到最高點時,要伸腳踢響竹篙頂端的銅鈴,以限時內踢中次數來決定勝負,是一項集膽識、腰力、平衡感、施力點於一身的民俗運動,愛好者樂此不疲。
佛光大學 百萬夢幻夜景
位於礁溪林美山區的佛光山佛光大學,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發起「百萬人興學」創立的大學,校園位於海拔430公尺的丘陵,居高臨下,可鳥瞰蘭陽平原和孤懸海上的龜山島,尤其夜景十分迷人,已開放校園為觀光景點,被喻為「百萬夢幻夜景」。
佛光大學雖位於台灣後山,但校方重視國際教育,鼓勵學生至少擔任一次短期海外義工,並把握出國學習交流或留學的機會,更以生命、生活、生涯等「三生教育」融入校園,打造為全人教育、溫馨校園、終生學習的典範大學。
吳沙墾荒 溫泉中的溫泉
礁溪在漢人開墾初期,見當地溪床乾旱缺水,因此以閩南語「乾溪」為名,取同音「礁溪」為地名。礁溪溫泉相傳在清乾隆年間,吳沙到噶瑪蘭(宜蘭)墾荒時,即被先民發現,因此築圍沐浴,稱為「湯圍」。
日治時期,日本人在礁溪開設溫泉旅館,並在圓山公園(今礁溪公園)開闢公共浴場,令愛好泡湯的日本人流連忘返。二戰結束後,宜蘭出身的作家黃春明所著小說《莎喲娜啦.再見》,就是以礁溪為背景。
礁溪溫泉為少見的平地溫泉,水質清澈無臭無味,是中性的碳酸氫鈉泉,富含各種礦物質,具有養顏美容等功效,經處理成礦泉水飲用,有益健康,因此被譽為「溫泉中的溫泉」。
重僅四兩 蠶絲關公神像
礁溪協天廟建於清嘉慶9年(1804年),主祀關聖帝君。由於宜蘭、基隆一帶的漳州人,稱關公為「協天大帝」,因此廟名「協天」。清同治6年(1867年),台灣總兵劉明燈巡察噶瑪蘭後,表請朝廷敕建協天廟,御匾至今仍掛於中門上。
劉明燈雖為武將,但書法堪稱一絕,他於清同治5年(1866年)奉旨接任台灣總兵,翌年走淡蘭古道出巡噶瑪蘭,於途中遇到狂風大霧,轎蓋被風吹落,因此親題「雄鎮蠻煙」4字以為鎮壓,如今淡蘭古道仍留有「雄鎮蠻煙」碑。
敕建協天廟有春、秋二祭,春祭有乞龜、秋祭四佾舞等民俗活動,其中的四佾舞是祭祀大夫之禮,由16名學童裝扮成關家軍,分持「關」字盾牌、長柄大斧,依樂起舞;另有酬神演戲等民俗活動,是礁溪鄉的年度盛事。
協天廟最特殊的是供奉一尊蠶絲關公神像,相傳為日治時期保正林金海等人出資購得,由福州老師傅先以泥製成塑像模型,讓蠶兒在模型上吐絲,然後去掉泥塑模型,再上金箔漆畫而成。神像高24公分,重僅4兩,製作細密,層次分明,神韻栩栩如生,十分罕見。
二龍競渡 端節君子之爭
礁溪的「二龍競渡」,原本不在端午節舉行,也不是為了紀念「愛國詩人」屈原。相傳在漢人移居噶瑪蘭之前,居住在二龍河沿岸的平埔噶瑪蘭人,為了驅鬼避邪、超渡溺斃的亡魂,早就有競渡祭河神、祈求平安的習俗。
漢人移墾噶瑪蘭之後,這種競渡習俗才與端午節結合,而龍舟的船尾、船槳仍保有鎮邪祈安的太極圖案。「二龍競渡」早期長達12天,且不定期在農閒時舉辦。日治以後,逐漸縮短日程,到了1965年甚至將活動改為一天,且選在端午節舉行。
「二龍競渡」的特色是全員打赤膊、採跪姿,沒有裁判,也沒有計時員,全賴雙方約定船頭對齊為準,再敲鑼展開競渡;若一方認為起步較晚,可停止競渡,重新再來,直到雙方滿意為止,被視為最具君子之爭的民俗活動。
歡盪中鞦 傳承百年盛事
傳承百年的「歡盪中鞦」是礁溪年度盛事,早期鄉民為了聯絡感情,於中秋夜在協天廟埕舉行盪鞦韆比賽,因當時物資匱乏,就在竹竿掛上衣、鞋、月餅等當獎品,並迎請協天廟關聖帝君坐鎮,以保平安。
搭建鞦韆架需動用挖土機,深掘一公尺之後,再以吊車將巨杉立入土中,並以數支杉木支撐,接合處以老藤綁紮,完全不使用釘子,連盪板的手握桿也以竹子取代繩索;鞦韆架前豎有一根逾5公尺的竹篙,頂端掛有銅鈴。
當選手站在鞦韆板上,盪到最高點時,要伸腳踢響竹篙頂端的銅鈴,以限時內踢中次數來決定勝負,是一項集膽識、腰力、平衡感、施力點於一身的民俗運動,愛好者樂此不疲。
佛光大學 百萬夢幻夜景
位於礁溪林美山區的佛光山佛光大學,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發起「百萬人興學」創立的大學,校園位於海拔430公尺的丘陵,居高臨下,可鳥瞰蘭陽平原和孤懸海上的龜山島,尤其夜景十分迷人,已開放校園為觀光景點,被喻為「百萬夢幻夜景」。
佛光大學雖位於台灣後山,但校方重視國際教育,鼓勵學生至少擔任一次短期海外義工,並把握出國學習交流或留學的機會,更以生命、生活、生涯等「三生教育」融入校園,打造為全人教育、溫馨校園、終生學習的典範大學。
最新消息
文山區萬和里一社區一蓮花 三好生活快樂人生
2025-11-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
2025-11-21佛光山擇善寺佛學講座 人間借路行品讀《維摩經》
2025-11-21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交通工具4-4
2025-11-21南華大學骨鬆肌少運動營養班 成效卓著深獲肯定
2025-11-20光明大學新生 勇奪歌唱大賽殊榮
2025-11-20紐約松鶴學苑結業 展現學習生命力
2025-11-20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
2025-11-20贈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
2025-11-20宏法社贈書三校 以閱讀陪伴偏鄉學童展開心靈旅行
2025-11-20
相
關
消
息







